|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東南亞未來的選邊取決於美國政治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評論 | #何清漣:東南亞未來的選邊取決於美國政治 https://t.co/jj27TmBEsP— 自由亞洲電台 (@RFA_Chinese) May 22, 2024


何清漣評論:

美國的亞太戰略以扼制中國勢力在亞太地區的擴張為目標,戰略構想中的盟國除了日韓之外,就是東盟國家。上個月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發布《東南亞態勢報告:2024》,中國與海外媒體均以“東南亞風向變?中國首超美國成站隊首選”大幅報道,並引述專家意見,認為若未出現能夠與之匹敵者,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將持續上升。


這一變化緣何發生?是不可逆向還是繼續呈鍾擺狀態?本文試作分析。

必須考量《東南亞態勢報告:2024》發表的國際背景

該研究所自2020年首度發布《東南亞態勢報告》以來,該報告已成為該地區精英階層對地區和全球重要關鍵問題看法的年度評估。今年的調查基於對東盟十國的1994名決策者、記者、商人和專家的訪談,結果顯示:50.5%的受訪者表示東盟應該與中國結盟而非美國,比2023年的38.9%相比大幅成長;美國則從去年的61.1%下降至49.5%。這是該項統計自2020年以來,首度出現中國好感度高出美國的情形。

細分下來很有意思:在東盟成員國中,僅有菲律賓新加坡越南的多數受訪者選擇美國為結盟首選,其他7個國家則傾向與中國結盟。從“一帶一路”倡議與對中貿易中受益最多的馬來西亞印尼、老撾欲與中國結盟的立場也最為鮮明,支持人數超過70%。

近20多年以來,東南亞地區國家一直奉行“政治安全靠美國,經濟發展靠中國”這一策略,這種三角關系一直未變。直到去年,東盟十國的大部分國家還堅決反對中國在該海域的擴張,如今發生這種態度上的變化,只能說它們對美國的信心因加沙戰事發生動搖。

拜登入主白宮三年以來,美國已經涉入兩場暫時看不到結果的戰爭。俄烏戰爭自2022年2月下旬開始,國際社會多認定戰爭很快結束,普京將下台。結果是戰事拖到現在尚未結束。但2023年10月以來的以巴戰爭帶給美國的影響遠比俄烏戰爭復雜,一是美國民主黨基本盤,包括大學生、lgbtqi+、BLM在內,因反對政府支持以色列而舉行抗議活動,最近百多所大學校園抗議只是一波新高潮;二是美國因支持以色列而陷入孤立,多次聯合國會議的表態,以及歐洲愛爾蘭、挪威、西班牙三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就是證明。這兩個因素確實都動搖了盟國對美國的信心。


東南亞國家來說還有一個宗教因素,該地區有三個伊斯蘭國家,印尼馬來西亞和文萊,其余7 國中,柬埔寨和新加坡的穆斯林人口較多,越南和老撾穆斯林人口較少。這種人口構成,在以巴戰爭之後,影響了該地區對美國的態度。

由此觀之,在東南亞與中美這三角關系當中,中國因素可變項不多,但美國因素可變者甚多,一是國內政治(比如大選結果),二是美國處理國際關系的政策與方式。除此之外,東南亞國家本身的政治也是可變因素。

東盟十國,親美親中各有考量


美國的亞太戰略從奧巴馬第二任期重返太平洋開始,至今已歷12年,美國拜登政府自2021年上任以來,多次與東南亞的政府高層互訪,2023年更可視為美國與東盟接觸的高峰。去年美國眾議院通過一項東盟伙伴法案,將東盟與歐盟非洲聯盟列為同一層級的國際組織,並承諾擴大區域外交及經濟往來。但至今除了日本、南韓之外,多數東盟國家拒絕選邊站,原因無他,乃因東盟十國因與中國關系不同,比如是否有領土爭端、感受到的威脅大小、經濟往來多少等情況,對美國的態度而有差別。

例如,《東南亞態勢報告:2024》顯示,菲律賓新加坡越南選擇與美國結盟者依舊占多數,但菲律賓之外的國家對於美國的支持普遍減弱。在美國重申對菲律賓的防衛承諾之際,菲律賓美國的信心從去年的78.8%增加至83.3%的歷史新高。但是,領土威脅並不象菲律賓那樣強烈的新加坡越南盡管親美,但對中國的態度又與菲律賓有區別。

新加坡不再是李家坡,對華關系未變

在過去數次亞太地區及東盟會議上,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多次代表多數東盟國家向美國表態:在美中之間,不要迫使東南亞國家選邊站,陳說的理由非常充分。但在今年4月,李顯龍辭去總理職務,一直被視為接班人的黃循財接任總理。外界當然也關心黃循財是否會蕭規曹隨,繼承李顯龍的對華政策。

中國已經放話:李顯龍在正式宣布即將退位以後,還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呼吁全新加坡人能支持黃循財率領的第四代領導團隊。李顯龍所指的“第四代領導人團隊”,早在去年12月份就已經率團訪問中國,這時正是李顯龍確認黃循財為接班人之後。該訪問團規模宏大,成員中包含了新加坡政府內閣三分之一以上的高級官員,其中七位是掌握實權的部長,幾乎全部為第四代領導團隊的核心成員。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4 秒 and 8 DB Queries in 0.0024 秒

    備案/許可證編號:蘇ICP備11030109號